生育期 棉花從出苗到吐絮所需的天數,稱為生育期。生育期長短,因品種、氣候及栽培條件的不同而異,一般中熟陸地棉品種約130一140天。在優越的生產條件下,可促使棉花生長加快,發育提前。因此,創造適宜條件,滿足棉花生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,就能促進棉花早發,延長有效結鈴期,從而達到早熟、優質、高產的目的。
每年5月初全國春播棉花基本結束,長江和黃河正處移栽期,西北棉花定苗基本結束。然而,5月氣候多變,低溫、高濕或干旱交替發生,病蟲害也進入重發期。棉花生產管理要以保全苗,育壯苗為重點。加強技術指導,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,進村入戶,開展田間地頭巡回診斷,切實幫助棉農解決生產實際問題。主要措施:查苗補種補移,逐地塊檢查苗情,發現死苗,要及時補種和移栽補苗,以保證足夠的苗數。5月初西北棉區遭遇低溫和凍害,要逐田檢查,及時補種。
水稻旱直播具有省工、省力、省秧田等優點的輕型、簡化的低成本稻作方式,無需育秧、拔秧、移栽等,直接把稻種播入1~2cm的淺土層,播種后灌水,濕潤出苗,適宜于田塊平整、溝系配套的稻茬少免耕麥、油田應用。該項技術一般畝產650公斤,高產田塊達700~900公斤。旱直播稻主要技術如下。
綜合防治病蟲 近年來棉農采用無蟲棉,對防蟲防病意識減弱,致使病蟲危害棉花。因此,要對棉田病蟲害加強調查,準確測報,合理用藥,做到早防早治。把蚜蟲,紅蜘蛛控制在點片(最低)發生階段。注意抓好紅鈴蟲防治工作。對“黃、枯萎病”的田塊,在初發時,用“治萎靈”灌根效果較好。